【人物简介】 郭锡杰,农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安博网页版登录入口,安博(中国)副校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副所长、常务副所长、党委书记等职。长期从事家蚕分子病理学和蚕病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教育部、商务部、农业农村部科技项目等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先后培养博、硕士研究生33名,其中3人获得安博网页版登录入口,安博(中国)优秀博士论文,1人获得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当年我就报考,首选志愿是林业果树专业,录取时被调剂到蚕桑专业,从此与蚕结缘。1982年到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攻读硕士研究生,1985年1月起留在蚕研所工作;后又到浙江大学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取得农学博士学位。时光荏苒,忽而半生,曾经想去田间“种树”的我,在学校里“树人”几十载,教书育人、研究蚕桑、建设学科专业,几多艰难或激动时刻,都成为奋斗岁月里的珍贵回忆。
阳光总在风雨后
蚕业研究所作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所属研究所之一,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招收博士研究生。2001年3月,经农业部和江苏省政府批复同意,蚕研所与当时还是“华东船舶工业学院”的学校合并。同年9月,生物技术学院在蚕研所的学术力量基础上正式建立。校所合并之初,蚕研所依托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我们只负责招生、指导与培养工作,学位授予权属于中国农科院,由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发放毕业证书和授予相应学位。
2003年开始,蚕研所、生物技术学院的研究生教育和学科点建设步入快车道,当年获得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二级学科硕士点,2005年获得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二级学科硕士点,2006年获得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点,2007年获得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二级学科博士点,2011年获得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8年获得畜牧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研究生招生规模也从最初的每年几人发展到现在的每年一百多人。作为这个过程中的直接参与者和见证者,我为自己所做出的应有贡献倍感自豪。除了牵头组织各个学位点的申报工作外,我还组织制定了属于学校的第一个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招收了学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后的首届博士研究生,申请获得我校首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博导类课题,指导的博士论文为学校获得首篇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
自校所合并后,学校就一直在争取申报自有博士点,从上到下都非常重视,各部门积极配合。我们按照学校领导和研究生管理部门的统一部署和工作要求,积极整理材料、递交报告、汇报情况......往返奔波于镇江和北京之间。2003年以华东船舶工业学院的名义向国务院学位办递交了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点申报材料,很遗憾没有申报成功。竞争不怕失败。面对激烈竞争,我们没有放弃,继续认真准备,积极寻找机会。学校在成功争取到“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硕士点划转我校的基础上,面对当时省内各高校申报博士学位授予权的激烈竞争压力,确定了争取进一步将该学科博士点划转我校,同时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的申报策略。随后,学校上下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积极配合参与其中,也留下了一些难忘的小故事。有一次,时任分管校领导王自力副校长带领我和研究生部杨兴林等同志,准备乘坐火车去国务院学位办汇报。赶到火车站发现火车晚点,那段时间正好是雨季,等了两个多小时才得到通知,暴雨冲坏了蚌埠段一处铁路,火车运行暂时中断。我们只能转道南京,等第二天一大早的飞机赶往北京,勉强赶上预先约好的汇报时间。汇报完,我们又连夜乘飞机返回,根据学位办的要求对申报材料和相关报告进行修改,材料完成的当天,乘飞机再到北京报送。还有一次晚上杨兴林和我在禄口机场登上飞机,但因天降暴雨晚点4个多小时才终于起飞,却又在飞行过程中遇到强气流,飞机连续剧烈颠簸,乘客们都被吓得尖叫。那是我平生经历的最严重的一次飞机颠簸,也是一次难以忘怀的飞行经历。我们赶到酒店已经是早晨6点,来不及平复心情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阳光总在风雨后。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中国农科院的“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博士学位授予点划转给安博网页版登录入口,安博(中国),学校终于成功晋升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得知消息,我真的非常欣喜,锲而不舍拿下博士点,过程可以说是相当坎坷,也是众志成城。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后,管理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专业博士点的申报陆续获得成功。
此后,“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学位点的招生指标增加,学生培养模式也随之改变。原来依托中国农科院培养研究生是两段式的,学生入学后先到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集中半年时间完成课程学习,再回蚕研所做实验,进行博士课题研究。在安博网页版登录入口,安博(中国)招收的博士研究生,就可以一边上课、一边到实验室做科研,一入学就进入科研状态。2008年,“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专业招收了学校第一届博士研究生,共4人,现在学校每年的博士招生人数已经有50余名。
雄关漫道真如铁
虽然学校获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但“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专业仍属于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2017年,国务院学位办对学位授予学科点的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所有的二级学科点都必须在限定时间内升格为一级学科,否则将被撤消。当时我们十分紧张,压力很大。“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博士点在中国农科院从1986年就开始招生,蚕研所也是我国最早培养蚕学博士研究生的单位之一,如果不能升格为一级学科,这样一个积淀深厚的学位点,同时又是为学校获得博士学位授权做出重要贡献的博士点,岂不是要砸在我们这一辈手上?这无论如何都无法向学校交代,也无法向蚕研所的前辈和自己交代。
再难的路,都要坚定走下去。为了保住这个博士授权点并升格为一级学科,我们认真分析学科情况和学科申报条件要求。畜牧学一级学科包括6个二级学科,作为二级学科六分之一的“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含蚕峰)”专业,主要涉及家蚕、蜜蜂等经济价值特殊的非常规动物,且我校该专业仅涉及家蚕及作为其饲料的桑树。而畜牧学下的其他二级学科如动物遗传育种、营养与饲料、动物繁殖、动物生产、畜牧生物工程均涉及猪、马、牛、羊及家禽等大动物。如果将家蚕这个特种经济动物按照畜牧学下设的二级学科结构再进行细分,那很难获得认可。因此,只能想办法拓展当时存在缺陷的学科涵盖面,这是个大难题。我们邀请了一些国务院学位办的评审专家来校把脉指导,经过广泛咨询讨论,结合学科实际情况,设置了“特种动物科学”“畜牧生物工程”和“蚕桑资源利用”作为畜牧学一级学科下的3个学科方向,既满足申报要求,又充分体现我校特色优势。通过努力,一举成功将学校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二级学科升格为畜牧学一级学科。
专家们还建议,最好能够发展一个动物科学方面的本科专业,以逐步拓展我校畜牧学科的内涵,支撑畜牧学一级学科。从2018年开始,学院方面陆续引进了一些畜牧兽医方面的博士人才,积极申请相关课题、承担科研项目,同时也负责一些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早准备、多积淀,大家一起向着目标前进。
现在新的学科分支和增长点不断涌现,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我们注意到近几年新开设的本科专业大多都属于交叉学科,比较前沿、新颖。在这种背景下,大家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学科方向,寻找自己的特色,希望实现错位发展。针对省内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等高校畜牧学一级学科的学科布局,我们必须发挥特长,寻找新的生长点,比如向宠物动物方向发展是我们在设想和谋划的一个命题。
雄关漫道真如铁。学科规划和专业布局无法一蹴而就,需要旷日持久的努力和随机而动的调整,坚守初心、矢志不渝,相信假以时日,梦想终会实现。
芬芳桃李总关情
我一直保存着多年前一名硕士生毕业离校时发来的短信:“郭老师,我安全上车了。谢谢您三年的教诲,我学到了太多。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衷心感谢您!”这名学生学习很刻苦,工作踏实主动,但有时有畏难情绪,面对审稿人对投稿论文提出的返修意见还曾哭鼻子!我因人施教,注重引导学生增强自信心,客观分析问题,主动面对复杂情况,提升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他是我早期指导的研究生中第一个用英文发表论文的人,毕业后考取中科院博士研究生,为学弟学妹们树立了榜样。我从2001年开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2005年开始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至今共培养了19名硕士、14名博士。
2009年我担任校领导后平时在东校区办公,而我的实验室在西校区,不能每天都过去。只要没有特殊情况,我每个周末一定会去西校区指导学生们的实验,一个一个面对面地聊聊学习、生活上遇到的问题。平时,他们会给我发微信、发邮件,无论多忙,我都尽量在当天晚上处理回复,一来怕自己时间长遗忘,二来怕耽误他们工作。学生毕业后跟我联系,还提到“郭老师总是晚上十二点多甚至更晚的时候回邮件”。现在实验室就在学院一楼,我每天早上上班都要先去实验室,带领学生养蚕,指导学生做实验。
细节是科学的根基。在实验室,我要求学生保持实验器械的整齐、清洁,对事对物都要有条有理,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研究生要注重培养自己严谨的科学精神,研究生论文必须以自己的实验数据说话,否则就算论文写得再天花乱坠,我也决不给过关。如果读书时都不能做到用严谨的态度进行科学实验,以后还怎么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还怎么出科研成果?
2014年,我指导的博士生朱峰的毕业论文《家蚕微孢子虫孢壁蛋白SWP26及其宿主互作蛋白的研究》获得了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这个学生在江科大读完硕士后考取了我的博士生,学习工作很踏实,基本上天天都待在实验室,遇到问题会自己查资料、向别人请教,主动性很强。毕业后去了云南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工作,还申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学生各有个性,有的很勤奋,老师点拨一下,就能拿出几套实验方案,还会主动搜集相关资料;有的比较散漫,主动性不足,可能要推一下才会走一步。这样的学生我决不放弃,反而盯得更紧,一定要督促他们把专业学好。
芬芳桃李总关情。看到学生们成才,是我最欣慰的事。硕士毕业生有考取中科院、浙大等名校继续深造的,有找到理想的工作单位正在发挥骨干作用的。博士毕业生大都在高校和研究单位工作,有的发展成为所在单位的学术和科研骨干,有的走上领导岗位,正在为所在单位的事业发展和蚕桑产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前段时间,我读了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研究生的回信,很是感动。我们学校在江苏、安徽、广西建立了3家科技小院,研究生们被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从书斋走向村庄,研究和解决蚕桑行业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种桑养蚕和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将支农做到田间地头,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是我们对学生的期待,更是每一位蚕桑人的心愿。
(采访、文字整理:罗文 谢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