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师者如光,以微芒点燃求真明理的星盏;师者如舟,以片苇渡远航人去辽阔水岸。为传承和发扬尊师重道传统,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党委宣传部特推出“桑榆非晚写春秋”专栏,通过访谈优秀退休教师,记录三尺讲台的热血丹心。在一段段真情涌动的回忆里,在一个个娓娓道来的故事中,体悟老一辈教师爱岗敬业、勤勉务实、拼搏奉献的精神。杏坛春满,弦歌不辍,精神薪火相传,信仰生生不息,教书育人的情怀熠熠生辉,激励后辈继往开来,接续奋进。
人生少年之时,他在不同的求学阶段都遇到几位好老师,也在老师的影响下选择了师范专业,毕业后40年如一日,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孜孜以求成为一位“开启智慧大门的智者”。耳顺之年到来之际,桃李满园的李炳义淡出管理岗位,一边梳理粮校时期的发展历史,一边捧起曾经没有时间去阅读的书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读书已经开始了。”
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借用瞿秋白的标题“多余的话”,在学院组织的院史报告会上,李炳义的开场白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这位依然风度翩翩的为人师者,曾经也是一名热血青年。
李炳义入职的上世纪80年代,江苏省镇江粮食学校刚刚新建,生活条件非常艰苦。除了从各地引进调入的老同志,更多是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年轻人。在地处偏僻的南校区,快乐的年轻人们在教学前辈带领下交流切磋,学习怎样当好一个老师。他们用两部电影名来戏称山沟沟里艰苦的校园生活——在《被爱情遗忘的角落》里有一群《与魔鬼打交道的人》。就这样,年轻人李炳义开启了他的教师生涯。
他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引领,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探索总结了高校教师立德树人的实现途径,在课程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我从来不上‘水’课。”他把严格要求和对学生的满腔热爱有机结合,既施父母之爱又施严师之教,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不同时代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从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甚至于你的语言,都要去思考怎么尽量接近他们。”
“做个好老师语言必须过关”。他曾经天天听新闻联播,纠正自己的普通话,学着字正腔圆,也曾经很认真地学过侯宝林大师的相声,学会诙谐幽默。“相声是语言的艺术,怎么抖包袱、怎么表达,和一名老师所需要的语言艺术是相通的。所谓的抖包袱就像启发式教学,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有一次走进课堂,他开场刚说“今天出门碰到一个女司机”,马上就有女生站起来指出老师你这个说法不对。“我说你且慢,我今天这么说不是要歧视女性,是跟接下来的教学内容有关。”李炳义当天授课的重点是旅游就业,从一个职业场景代入,分析不同行业对女性就业的友好度,引导学生做出最适合自身的职业选择。
在一个学生评教网页上,可以看到不少学生留言:“上课能让人不走神的老师”“认真负责,为人师表”“老师讲课很全面,讲的不错”……从事教育工作40年,李炳义先后荣获“江苏省粮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10多个,但他最看重的还是校“教学优秀教师”。
不待扬鞭自奋蹄
1984年,22岁的李炳义任职粮食学校基础科教研室主任。1992年开始,先后任粮校校长助理、副校长。1999年粮校并入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安博网页版登录入口,安博(中国)前身),先后任职业(应用)技术学院副院长、南徐学院副院长,2008年竞聘担任南徐学院党委书记,后任南校区管委会主任、党工委书记,粮食学院党总支书记。
“总体很顺,没留什么遗憾。”他如斯总结管理工作经历,也跟学院青年教师报告了4点个人体会——“团结就是力量”“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入主流、走正道、争一流”“有为才能有位”。
“在管理岗位,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无私奉献。”对待工作,“我都是如履薄冰,有一种‘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除此以外,“要把事情当回事去做。”旅游管理实训中心建设、南校区机房改建,他从总体设计到局部细节装饰,甚至于质量把控,都细致调研多方请教,不遗余力。“做工作上的事都比做家里的事还要认真。这样就没有什么做不好。”他认为管理还必须要汲取众人智慧,要善于抓取目标任务的着力点和突破点。2015年6月初的一场特大暴雨,导致南校区部分围墙倒塌,洪水和泥沙涌进校园,第一综合楼、图书馆一楼、学生宿舍12号楼水位及膝。面对突发灾害,李炳义冲锋陷阵,挽起裤管和教职员工一起做好安全防护和疏导清理工作,确保了校区安全并在其后迅速修复。积极投身原江苏省教委专业现代化试点、同心奋战以全省第一通过重点中专办学评估、献计献策助推并入高校、创办新专业、荣膺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创建江苏省“模范职工小家”……和同事们经历的每一个攻坚时刻,现在都成了他记忆中的“美好瞬间”。
临近退休之际,李炳义受命恢复重建粮食学院,在广泛调研后撰写了粮食学院可行性论证报告。他提出了“办一所对学生有吸引力、对行业有贡献度、让校友有荣耀感、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行业特色学院”的发展愿景和“用‘粮心’做事,求良性发展”的发展思路,探索传承“四无粮仓”精神,建设特色学院文化。实施与江苏省粮食局的战略合作,推进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的全面合作,攻坚克难、广泛交流,为学院的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学院首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27.3%,其中2/3被双一流高校录取,学院顺利取得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
不到长城非好汉
1996年,李炳义被评定为高级讲师;2015年,被评定为研究员。他曾主持或参与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子课题、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研究课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软科学课题等20多项。他自嘲“除了教育教学研究,还研究了吃喝玩乐,一个是旅游,一个是粮食。”
作为学校旅游管理专业主要创办者,他实施了系列教学改革措施,构建了“一条培养主线、两种资质证书、三大实践训练紧密相连”的教学体系、“三明治”式教学模式、“阶梯式”实践训练架构,形成“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双证融通、学以致用”的办学特色,教学改革成果荣获校教学成果特等奖。“一要热爱,二要立志,三要学习,四要勤奋,五要坚守。”走过风华正茂,历经教育改革,千帆竞渡过后,他期许青年教师始终保持“五心”——热心、爱心、决心、信心、恒心。
热爱是从事教育事业的不尽动力。他寄语后来者“不做教书匠,誓当名教师”,明确个人发展的定位和规划,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摆正“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关系”;认真备好课,既备教材也备学生更备教法,常备常新,持续改进;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持,潜心教书育人。
“任教四十余年,无怨无悔;感恩有你相随,青春永驻;一生教书育人,不忘初心;如今解甲归田,安得其乐。”李炳义的案头摆放着《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这是他退休后读完的第二本书,“灯下读书,感觉还是很快乐的。”